近日,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白云山”)發布2020年年報,2020年歸母凈利潤29.15億元,同比減少8.58%;營業收入616.74億元,同比減少5.05%。毛利率和凈利率連續4年下滑,公司對成本、費用的控制壓力不斷加大。
圖1:白云山2016-2020年經營核心數據
白云山自成立以來,一直專注于醫藥健康產業,經過多年的發展,規模與效益持續擴大。特別是白云山全資子公司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王老吉大健康”)過去十多年的亮眼表現,成為白云山的拳頭產品。雖然和加多寶的商標糾紛仍未落幕,但在涼茶頭部品牌的競爭中,王老吉占據了70%以上的份額,加多寶預計只占25%左右的份額,剩下還有一些給了和其正,幾乎沒有第四家參與者。
所以,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”,本期,我平臺重點從王老吉原料成本來分析該品牌當前面臨的困境。
一、王老吉核心成分
表1:王老吉核心成分
二、王老吉常用原料漲跌情況
表2:王老吉常用原料價格漲跌
王老吉核心原料在2020年4月-2021年4月期間,上漲品種5個,占比71.4%,下跌品種2個,占比29.6%。
三、王老吉原料供應壓力集中在夏枯草、金銀花和菊花
圖2:王老吉原料壓力排行圖
如上圖,目前王老吉原料壓力主要來自于夏枯草、金銀花和菊花三個大宗品種上,前兩種藥材常年價格波動明顯,但2020年夏枯草的價格漲幅超過歷年水平,菊花也在多年行情平穩后,出現價格上行。
雖然,王老吉也曾自建生產基地、部分采用湖南貴州野生金銀花替代山東家種金銀花,穩定原料供應,降低成本,但面對多個原料的全線漲價,王老吉面臨著極大的成本壓力。
四、以菊花漲價為例分析王老吉原料成本壓力
圖3:亳菊2015-2021年價格走勢圖
4.1菊花藥食兩用品種多
藥食兩用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狀花序。每年9-11月花盛開時分批采收,陰干或焙干,或熏、蒸后曬干。藥材按產地和加工方法不同,分為“亳菊”、“滁菊”、“貢菊”、“杭菊”、“懷菊”、“祁菊”等,分布較廣,河北、河南、江蘇、山東、浙江、山西、安徽等地均有種植,9月開始,各地各品種菊花相繼進入產新期。近些年,新開發的北京菊、珍珠菊等逐步成為市場寵兒,銷售前景看好。
4.2食用種植面積增加,藥用種植萎縮
近幾年,亳菊價格在20元以上波動,每畝收入約3000元,藥農種植積極性不高,種植集中在亳州市譙城區大楊鎮丁固及其周邊,十九里鎮馬老家一帶,其它鄉鎮少種植。
十河鎮、牛集鎮、古井鎮有上千畝菊花面積,但基本上是做茶用的杭白菊或是北京菊和金絲皇菊,就連十九里鎮馬老家也有不少改種茶菊的。茶菊價格一直高于亳菊,且種植茶菊省時省力,采收后可直接賣鮮花,這是近幾年亳菊種植面積萎縮的原因。
同樣,祁菊也是一樣的道理,價格不高,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。
懷菊花的主要栽種區域在焦作地區武陟縣,大紅橋鄉的東流村及東流村周圍的四五個村鎮,也是因為收益有限,種植面積不大。
近年來,茶用菊花逐年增加,杭白菊中的胎菊作為主要的茶用菊花,每年全國的需求量在6200噸以上,去年江蘇鹽城射陽縣產地受到干旱天氣影響,新貨產量有減。今年4月份旺季來臨,行情可能會繼續上漲。
綜上所述:
1、王老吉的表現直接影響白云山股價年報中,白云山將王老吉銷售下降原因歸結為2020年春節檔期市場受到疫情嚴重影響。王老吉不僅影響了白云山的收入,更影響了其現金流。2020年白云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.85億元,與2019年的50.22億元相比驟降88.35%。
2、整體成本和費用控制不力是主因 白云山銷售體量相當于兩個云南白藥,但市值只有云南白藥三分之一。王老吉到底是白云山的金疙瘩還是燙手山芋?僅從原料端來看,其原料成本略有增加,實際上公司整體成本、費用控制不力,才是根本原因。
3、白云山亟待新的拳頭產品分流業績增長壓力王老吉涼茶的銷量下滑,根本原因近年來“下火”概念式微,替代之“袪濕”概念成為主流。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加持下,這種全民袪濕潮流更加突出,涼茶類產品的日漸蕭條可以預見。相比于成本上漲,需求市場的萎縮才更要命——白云山和王老吉,是該順應潮流,開發新的拳頭產品啦!
(文章來源:天地云圖中藥產業大數據)